必威体育_betway必威体育-投注官网

索 引 号:450700-0-7-26-20151202-0001821 文 号: 发布机构:钦州市国土资源局
生成日期:2015年12月2日 主题分类:人事教育\教育培训 主 题 词:

朴素无言的印迹 ——追记钦州市国土资源局钦北分局办公室原主任谭庆海


发表时间:2015/12/2 15:34:39 作者:周顺彬 秦晓梅 来源: 浏览:4335

    若说跟泥土打交道,首当第一位的当属十多亿的农民群众,其次居之的当属管理土地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者们。
    作为千千万万国土人的一员,谭庆海在钦州出生,在钦州参加工作,在钦州入党。他,在自己的家乡,在亲人们的注视中开始了与土为邻的生活。生性乐观,善于助人的他,如今又回归了那片生他养他的故土。没有彩霞满天的艳色,亦没有惊天动地鼓点,只如一支竖笛,吹响过一首爱岗敬业的散曲,在钦州湾畔的上空,留下了朴素无言的印迹。


年均接待群众上千的主任


    “国土系统的办公室繁忙是出了名的,单就接待群众,一年就要有1000多人次。”钦州市国土资源局钦北分局刘承良局长道出了谭庆海生前工作的强度。在办公室的分工中,各类接待群众均由他负责管理,仅登记《接待群众登记表》一年就要用掉3大本。
    “每晚休息前,他都要跑回办公室,打开电脑看看上级有没有什么新的指示下达。”谭庆海的妻子刘秀凤十分了解丈夫的“细致劲”。作为一个单位的中枢,局办公室几乎是事事须参与,但最终工作喜结硕果时,却似乎又看不到办公室的显著作用。
    “我很乐意做同事们的‘后勤兵’,我们办公室也愿做分局的‘大后方’。”谈到默默无闻在普通岗位上奉献青春的谭庆海,刘承良这样回忆他自己早逝的办公室主任的“名言”。谭庆海还健在时,局里临时加班的同事们从不担心肚子问题,也不担心喝水问题。在局里,工作“细”,工作勤,照顾同事,让同事们“倍儿爽”地工作几乎成了他行事的代名词。
    在钦北区,经谭庆海之手办理的自治区重大项目“卓能”落成时,他曾说要带自己的母亲去看看,因为经过他和钦北全体国土人的努力,一个占地350公顷的工业区项目已完美呈现。如今,这个项目的年产值已达108亿元。可惜,直到他走时,也未能实现对母亲的“承诺”。
    作为国土工作系统中的一个驱动轮,他用自己的勤奋工作,用自己的敬业化作全局210名国土人与前来办事群众的“润滑剂”。在谭庆海的工作总结中,有这样的句子“2012年协助分局各股室实现土地出让收益41491.32万元,为钦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经验不“加密”的老所长

    “他告诉我,入乡随俗,说理再说法。”钦北分局地籍股长罗映红这样总结他昔日的老股长谭庆海传授给他的“真经”。每次到乡村调解土地纠纷,谭庆海都带上作为属下的罗映红亲临一线,他要让作为“新人”的罗映红尽快成长起来。
    在板城镇,一处供销社的分店与村民发生了土地界限纠纷。认准解决问题要走调查了解的路子的谭庆海硬是与股室的人找来了涉及村委的年老长者、村干部、熟悉纠纷成因的代表,一起坐下来。只要群众有时间,不分田间或地头,就赶过去沟通,收集双方的想法和要求。最终,经过2个月的不懈努力,地籍股在群众的支持下,走访了19个自然村,纠纷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我参加工作时,爸爸就递给我一大打他用过的工作用书,叫我多学学。”同为国土工作者的谭英梅是谭庆海的女儿。作为1988年就开始在国土系统工作的“老土地”,他深知“与群众打成一片”能力养成对一个国土人的重要作用。虽然他没有时间将自己从业几十年的“绝招”言传身授给女儿,但基层国土所那些与谭庆海同事多年的“老伙计”却毫无保留地将他在平日“共享”的经验又教给了谭英梅。
    “那时开会时间比现在长,同事间有较多时间交流,好多他的‘妙招’他都乐意与我们分享。”现任钦北分局信访办主任的李仙平是与谭庆海一起当上基层国土所长的“一拨人”。他说,他和谭庆海是国土系统市局直管后的第一批所长,经常从谭庆海那里得到推进工作的经验“干货”。


永远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不能拖同事们的后腿,要学习,不能掉队。”耕保股的黄章健告诉记者,自从局里推行“无纸化办公”之后,年纪大的谭庆海还在工作之余用晚上的时间学习“五笔字型输入法”打字技术。有时练习到某个字打不出来时,他就打电话给同事黄章健“求助”。就是这种不服输,不言弃的精神,在去世前的7月份谭庆海还和同事们一同参加了“土地登记上岗证”的年审考试,虽然此时他已不在基层的土地登记岗位。
    在谭庆海的抽屉里,记者看到了他撰写的《2014年工作计划》,其中有一条是“做好40岁以上干部职工体检工作。”而他自己却明知自己患上高血压时,仍是不断地加班工作。而他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他自己也是一位50岁的老干部了。
    “只要是我们做了饭菜,爸爸都会尽量赶回来,还会叫上他的老友。”谈到父亲这样“鼓励”自己的厨艺,谭庆海的儿媳这般说道。而在儿女们的记忆中,当他们揉着未睡醒的双眼走到客厅时,发现父亲早已把熬好的粥放在桌台。
    “外面的早餐虽然味道不错,但有配料太多,还不如爸爸自己做的粥。”回忆起父亲的细微呵护,谭英梅仿佛又看到了为全家的快乐与健康操心的那位平凡的爸爸。
    “这是我们的工作用车,首先要把刹车检查好,要确保人员的安全。”接受采访时钦州鸿发汽车修理厂的客户经理林金玲这般说道。经过调查了解钦州的多家汽车修理厂,谭庆海在接任分局办公室主任后的10多年时间里,都会把分局的车交给这家修理厂维护,但要求却极为苛刻。从对配件的选用,到安装的要求,谭庆海几乎成了分局那十多辆车龄78年以上老车的“坐诊医师”。
    “因为办公室的工作几乎都是离不开,他节假日都不敢走远,尤其是刮台风的时候更是要马上赶回来坚守岗位。”刘秀凤说出了丈夫的工作“全景图”。知道丈夫工作诚恳负责,虽然她在49公里之外的青塘镇供电所上班,但还是隔一天就回来给谭庆海做些好吃的,丈夫爱吃什么作为妻子的她心里最明白。
    “他很少为自己着想,说要善用每一分钱,买衣服也是趁着商店打折的时候才去。”说到丈夫刘秀凤的话写满了思念。


那张笑脸依旧
    无论在泥土飘香的田间地头,或是在整齐划一的分局办公室,都是那张笑容满面的脸庞,都是那幅忙碌的身影。
    为他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自从他倒在工作岗位上之后,同事和亲人回忆他时都是这样的评价,这就是谭庆海留给世间的最美回想。
    一个办事群众熟悉的身影,永远定格在2015715日。那是一个普通的夏日,谭庆海在工作中因突发脑出血,虽经全力抢救,他仍于816日离开了他钟爱的国土事业。
若和亿万年前就已形成的土地相比,一个人在世的50年就是弹指一挥间。但若要在人世间留下一抹淡淡的划痕,令同事婉惜,令群众找寻,令亲人追思,那张笑脸这些年的绽放一定是无悔的记忆。

编辑: 审核:宁聪

打印文章关闭页面